某能源央企二级子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表示,近三年来,该企业的人员规模规划,正在根据在建项目、成长项目等多重市场因素进行调整。
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2021 年开始,按照国企改革的要求,公司员工的工资总额与企业净利润紧密挂钩,而企业因行业竞争激烈,利润不断走低。最近三年,其所在企业的员工规模已经从 1800 人降到了 1000 人左右。
此外,多位身处不同行业的央企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,其所在的企业正在探索更多样化、更灵活的用工方式,比如设立人才池、改变劳动合同制式、调整薪酬绩效等,甚至以此变相「减员调薪」。
为了防止央企员工「躺平」,降职降级也是一种办法。根据其所在央企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,薪酬比例、干部交流挂职、招聘规模等一共 12 项新规亟待落实,而这些也和三项制度改革相呼应。
在这些变化下,国央企铁饭碗还「铁」吗? |